作为综合反映年度内宁夏社会发展状况的资讯类图书,《2011年宁夏社会蓝皮书》面世了。为了更好地发挥功能,《2011年宁夏社会蓝皮书》的基本内容是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的大局,紧密结合宁夏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对自治区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编写《2011年宁夏社会蓝皮书》,我们力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从充分反映自治区本年度内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的基本面貌这一要求出发来谋篇布局,提出观点和思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我们把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确定为本年度的宁夏社会蓝皮书的主线。
《2011年宁夏社会蓝皮书》共分三篇24节,分别在宁夏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探讨了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其中综合篇的3节主要是对宁夏社会发展形势总的分析概括和对宁夏的社会建设、社会事业进行分析评价。领域篇的10节则是对宁夏社会建设的10个方面包括社会管理、科技、教育、卫生、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民族宗教、社会治安等领域的成就、经验、存在问题和矛盾、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行了分析探讨。专题篇的11个小节则对社会建设中的热点重点问题作了分析研究。
《2011年宁夏社会蓝皮书》的许多章节从西部大开发的10年、“十一五”时期的5年以及2010一年三个层面上总结和回顾了宁夏在社会发展社会建设方面的历程和成就。我们认为10年来,宁夏在社会建设方面,一是明显加大了投入。二是民生得到了显著改善,居民收入增幅较大。三是各项社会事业包括科技、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都发展得较快。在基础教育领域实施“三免一补”、药品采购推进 “三统一”、电视“村村通”、计划生育方面的“少生快富”、发放高龄老人津贴、实施城乡居民统一的医保制度等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四是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实施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特别是2010年解决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问题,使十多万无固定收入的城镇居民实现了老有所养。五是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取得了新进展,特别是沿黄城市带和黄河金岸的建设大大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2011年宁夏社会蓝皮书》在总结成就和经验的同时也指出,由于社会建设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滞后于经济发展,目前我们在社会建设方面也面临着许多难题、矛盾和问题。社会建设的刚性需求和可用于社会建设方面的财力之间难以达到完全的平衡;社会差别不仅不能避免而且在某些方面还有扩大的趋势,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度拉大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根源;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分配公共产品方面的城乡差距难以在短期内拉平,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比较宽泛,职责、权限不够明确,“错位”、“缺位”、“越位”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都对宁夏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2011年宁夏社会蓝皮书》在总报告中提出了社会建设应当注意遵循的原则:一是要明确,改善民主、增加百姓福祉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要以人民福祉的增加作为衡量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而不仅仅是GDP增长的单一指标。二是社会建设要坚持普惠性,以公正、公平和平等为基本原则。要使所有的公民,特别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公民在获取社会资源支撑自我发展方面,都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并且都能得到社会的援助和保障。三是要建立利益协调均衡机制,协调阶层利益和分配关系,把社会差别、社会分化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四是要建立社会投入的保障机制,政府作为社会建设的组织领导者,是社会建设的投资主体,责无旁贷地要为社会建设提供所需资源,同时也要发挥引导组织作用,努力建立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投入社会建设的体系和机制,营造全民共建社会、共享社会建设成果的环境氛围。五是把农村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社会建设的重点,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哺乡,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六是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这是建设现代化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